坦克大战_经典坦90克大战手机版游戏

       非常感谢大家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坦克大战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坦克大战的广泛内容,我将用我的知识和经验为大家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回答。

1.二战中苏德双方的大规模坦克战都有哪些

2.坦克大战里明星坦克有那些

3.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坦克大战是哪一次

4.请介绍一下二战时苏联和德国的坦克大战?

坦克大战_经典坦90克大战手机版游戏

二战中苏德双方的大规模坦克战都有哪些

       库尔斯克会战,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

       苏德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50万名士兵,参战坦克装甲车等6000多辆,参战飞机也超过了2000架。

       德军

       780,900名士兵

       2,928辆坦克

       9,966门火炮

       2,110架飞机

       21个德国师和3个匈牙利师,33.5万人,其中有6个坦克师,共有590辆坦克,424门火炮。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集团军,9.6万人。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群。第4装甲集团军下辖第52步兵军、第48装甲军和第2党卫装甲军共22.4万人,925辆坦克,704门火炮;右翼的肯普夫集群,拥有10个师,12.6万人,344辆坦克和25门火炮。此外,还有约20个师部署在上述各突击集团的翼侧。第4、第6航空队的航空兵负责支援陆军。

       这样德军的进攻总兵力达到9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1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700辆,飞机2050架。

       苏军

       1,910,361名作战人员

       5,128辆坦克

       25,013门火炮

       2,792架飞机

       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包括第70、第13、第48、第60、第65集团军以及第2坦克集团军,总兵力达71.1万人,1.1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78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下辖第6、第7近卫集团军、第40、第38、第69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以及步兵第35军,总兵力62.5万人,8,718门大炮和迫击炮,1,70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下辖近卫第4、第5集团军、第27、第47、第53集团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近卫第3、第5、第7骑兵军、近卫第4坦克军、近卫第1、第3机械化军。总兵力为57.3万人,8,510门大炮和迫击炮,1,63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坦克大战里明星坦克有那些

       相信对于绝大多数的80后、90后对于红白机的经典游戏《坦克大战》影响深刻,这款游戏是日本的南梦宫1985年在FC上发布的一款平面射击游戏。它成为了众多人对于童年美好生活回忆的一部分,带是随着时代发展。各种手游、端游如《CF》、《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等的出现,《坦克大战》也被衍生出了许多游戏,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坦克大战》改编成的一款在线游戏Tance,以可爱的3D风格呈现。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作战车辆(坦克)的操作角色。除了它自己的角色养成升级之外,玩家的战斗车辆也可以通过改变它们的装备和战斗能力来对应增强防御或攻击力。游戏中的画风也变得可爱,主角的形象也是标准的漫画风格。

       其实,由原经典版《坦克大战》改变的坦克游戏还有很多,比如网游《坦克世界》、手游《坦克部队》等等。这些游戏都在《坦克大战》的基础上有了独具特色的更新,甚至在玩法、游戏界面、通过设置、玩家匹配交流等方面都比原版《坦克大战》有了质的提升。

但是,对于小编而言,经典的坦克射击游戏只有一个,那就是红白机的《坦克大战》。因为在那个游戏娱乐生活远不及现在的年代,它却是陪伴了我的同年生活,他是我成长路上的见证者,它不仅有历史的厚度,更有着我对于其不可磨灭的深刻感情。这款游戏对于你有何影响,你又如何看待它的衍生游戏,请下方评论哟!

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坦克大战是哪一次

       坦克大战里明星坦克有

       1、坦克王者蝎子王;

       2、黑夜英雄蝙蝠侠。坦克大战是一款经典好玩的坦克设计游戏,其中坦克王者蝎子王和黑夜英雄蝙蝠侠两款主站坦克最受欢迎,属于明星坦克。

请介绍一下二战时苏联和德国的坦克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作战,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坦克大战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作战,是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1916年6月,英法联军在法国索玛河地区对德军发起进攻。英法联军兵分两路,英军沿北岸攻向巴波姆,法军则直接进攻培隆。然而,由于德军工事火力完备,进攻屡屡受挫。数日的激战交战各方死伤严重,英军损失42万人,法军损失20万人,德军损失60万人。就在英法联军的进攻遭到德军一次次的抗击时,英军的首批49辆坦克经过长时间的运转,抵达索姆河战场,除17辆因途中机件出现故障留下待修外,其余的32辆悄悄地驶进攻击地域。

       9月15日凌晨,大雾笼罩索玛河畔,此时,德军士兵正在酣睡之中。然而,睡梦中的德军士兵突然被“轰轰隆隆”的巨大响声惊醒。原来,英军的32辆Ⅰ型坦克趁着茫茫大雾,轰隆隆地开进德军所在阵地。沉睡中的德军被坦克的开进声惊醒后,即刻被眼前的庞然大物惊呆了。只见它们横冲直撞,壕沟、铁丝网对这些怪物毫不起作用。慌乱中的德军士兵抓起枪来猛烈扫射,只听见子弹“嗖嗖”地响,但是,这些钢铁怪物却刀枪不入,反而更加凶猛地向前开进。见此情景,德军士兵顿时乱作一团,有的丢下枪就跑,有的边跑边开枪射击,逃跑不及的被铁怪物碾成肉饼,没来得及跑开的,成了怪物履带下的一堆肉泥。转眼间,德军便溃不成军,横尸遍野,坚守几天的战线全部崩溃。这是坦克诞生后,首次使用于战场的情景,也是世界上第一支坦克部队首次取得的胜利。

       首次使用坦克的英军在索姆河交战中尝到了甜头以后,便加快了坦克的批量生产,也使英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使用坦克的国家,并以使用坦克数量多、战场使用最广而为以后的坦克发展和使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在库尔斯克,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

       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而就其意义而言,正像希特

       勒本人在写给当时德军将领的一封信中所说的:“这次对苏战争的成败可能将取决于库尔斯

       克会战的结果。”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将这场会战称

       为苏军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的重要里程碑。然而,一些史学家不久前根据最新解密的史料,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德军在那场会战中并非像从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损失惨重,以

       至于元气大伤。

       相反,德军在战役后期依然保留下来了大批有生力量。这些专家认为,真正使德军最终

       丧失战略主动权而转入全线溃退的原因并不是德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失利,而是希特勒由于缺

       乏自信而导致的指挥失误。

       两军对峙

       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惨重。

       为了挽回败局,振作士气,夺回战略主动,德军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

       攻势。由于苏军在库尔斯克的突出部虎踞,给德军的防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希特勒

       决定拔掉这颗眼中钉、肉中刺。德军力图通过库尔斯克创造一个“德国的斯大林格勒战

       役”,进而占领顿河、伏尔加河流域,攻占莫斯科,完成其1942年未竞之业。

       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德军统帅部从1943年4月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准备,并制订了

       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同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南北两侧,即别尔哥罗德地

       段和奥廖尔区域,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为主,共集结了17个坦克师、3

       个摩托化师和18个步兵师,配有2700辆坦克、2050架作战飞机,约1万门火炮和迫击

       炮,总兵力达90余万人。此外,德军还大量装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虎”式、

       “豹”式坦克和“斐迪南”式强击火炮。“虎”式坦克装有88毫米的大口径火炮,火力十

       分猛烈,同时,由于其前装甲厚达100毫米,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

       显然,同苏军的T-34坦克相比,德军坦克占据了相当的优势。

       德军的战略意图是摆出钳型攻势,从南北双方同时夹攻库尔斯克。在战区南线,由德军

       第4装甲师和肯布夫集团组成的南方集团军16个师的兵力,在曼施泰因元帅的指挥下,由

       南向北进攻;在北线,克卢格元帅指挥中央集团军15个师的兵力,由北向南进攻。此外,

       德军还准备了20个师为战略预备部队。按照其作战计划,两支部队将在库尔斯克以东会

       合,完成合围。

       面对德军的强大兵力,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以牙还牙,倾全力与敌人对抗。苏军的战略

       部署是:由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率领中央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北线;巴什钦大将率领沃罗涅

       什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南线;以草原方面军为战略预备队。苏军投入的总兵力为133.6万

       人,配备36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2万门大炮和3130架飞机,总指挥由朱可夫元帅担任。

       惨烈血战

       1943年7月,双方完成了战略集结,200万大军对垒,一场血腥厮杀一触即发。也就在

       这时,苏军从捕获的战俘口中得知,德军将在7月5日拂晓开始进攻。于是,苏军最高统帅

       部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

       1943年7月5日凌晨2时,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的大规模炮击而宣告开始。面对这一

       形势,德军决定改突袭为强攻,以坦克为先锋,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各路进攻的坦克排成楔

       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

       与此同时,120架德国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苏军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坚守在

       第一道防线的苏军同德军展开了敌众我寡的激烈战斗,他们凭借坦克、反坦克炮,以及装满

       汽油的燃烧瓶给德军以迎头痛击。一时间,整个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炮弹的呼啸

       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自动武器的射击声,坦克马达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

       经过两天激战,苏德两军均遭到重创。到7月6日傍晚,南北两方面的德军均突破了苏

       军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尽管德军连续发动猛烈进攻,仍未达到完成

       对苏军进行合围的目的。7月11日,德军南线司令官曼施泰因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决定

       于12日在南线对苏军发起新的攻势。至此,库尔斯克会战进入了关键的第二阶段,这也正

       是目前众多二战史学家们存在争议的一个阶段。

       为了取得第二阶段战役的胜利,曼施泰因将德SS装甲军和第48装甲军等(即党卫队装

       甲军)

       主力部队投入了战斗。德SS装甲军是德军的一支精锐摩托化装甲部队,由希特勒近卫

       师(又译警卫元首师)、达斯?赖希装甲师和托坦科普夫装甲师等3支装甲师组成,是曼施

       泰因手中的一张王牌。7月12日,以SS装甲军为核心的德军在普罗赫洛夫卡附近同赶来增

       援的苏草原方面军的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坦克遭遇

       战。这一天,苏军出动约850辆坦克,德军则投入了约650辆坦克,双方在15平方公里的

       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坦克“肉搏战”。

       这场战斗是二次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在几乎所有有关苏德战场东线战役的文

       献史料中,人们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普罗霍洛夫卡战役”的记载。这些文献有关1943年

       7月12日那场战斗的记载通常是这样的:当时,德军SS装甲军的3个师齐头并进,“虎”

       式重型坦克在前,马克—5型坦克在后,以每平方公里150辆坦克的密度向苏军展开了冲

       锋。尽管虎式坦克攻击力极强,但其行驶速度每小时不过20公里,加之德军战线狭长,500

       至700辆德军坦克拥挤在一起,难以发挥优势。苏军抓住这一机会,决定以快制慢。战斗一

       开始,苏军坦克就开足马力冲入敌阵,利用其T—34坦克的灵活性,以近战消灭“虎”式坦

       克。这一大胆的战略令德军始料不及,顿时阵脚大乱。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德SS装甲军

       遭到重创,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扔下了大约400辆东倒西歪的坦克残骸,其中包括70至

       100辆“虎”式坦克。

       这次战斗彻底摧毁了德SS装甲军的战斗力,完全扭转了库尔斯克南线战局,使南线德

       军的进攻计划以失败告终。

       重写历史

       然而,根据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馆的一份有关德SS装甲军的秘密文件,一些专家

       认为,以前对这场战斗的描述并不准确。这份资料显示,首先,德SS装甲军并非像史料所

       记载的那样拥有700余辆坦克,即使是在战役开始之前,SS装甲军也不过只有211辆具备

       完全战斗力的坦克。其次,在12日的战斗中,SS装甲军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损失惨

       重。根据一份德军1943年7月13日的内部统计,SS装甲军在这场战斗后尚有163辆可以

       战斗的坦克,仅仅损失了48辆。这同苏军第5装甲军的损失比起来要小得多。

       另据1984年的一本苏第5坦克集团军二战史记载,该军在12日的战斗后仅需要大修的

       坦克就有400辆之多。尽管书中并没有记载苏军损失的坦克数量,但这一数字已足以证明,

       苏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些苏联时期的原始材料中甚至有这样的文字:“第

       5坦克集团军在这次遭遇战中损失约650辆坦克,由于无法恢复攻击能力,已将剩余坦克编

       入步兵连队。”

       根据这些解密的材料,史学家们对那场发生在55年前的战斗进行了重新描述:7月12

       日凌晨,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的阵地附近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坦克马达轰鸣声,这表

       明,正有一支苏军装甲部队向这里进发。

       早晨5点钟左右,数百辆苏军坦克出现在阵地前沿,这些坦克多为苏T-34坦克和T-

       70坦克,分成40至50组铺天盖地向德军阵地冲来,坦克上还运载着步兵。见此情景,德

       军立即投入了战斗。顿时,火炮、穿甲弹在双方阵地中爆炸,硝烟笼罩了整个大地。战斗一

       开始,苏军T-34坦克就径直杀向敌阵。然而,T-34坦克的76毫米口径火炮在远距离无

       法击中德军坦克,因此,大量苏军坦克在接近敌人之前就已经被德“虎”式坦克击毁。战斗

       结束后,战场上苏军坦克的残骸数以百计,苏181坦克团在战斗中全体阵亡。

       如果当时的情景的确如此,那么有关东线作战的历史应该重新撰写,7月12日的战斗

       也将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是整个战役的分水岭,更不是德军南线全部撤退的根本原因。事

       实上,12日的战斗后,德军依然拥有较强的作战实力,并在以后几天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包围了苏军的几个步兵阵地,占领了一些极有战略价值的高地。那么,是什么原因

       导致德军最终在南线放弃进攻,全军撤退的呢?专家们认为,导致德军溃败的原因恰恰是希

       特勒本人。

       1943年,二次大战进入了关键的转折阶段。7月初,就在苏德战场上的战役进行到白热

       化的时候,由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巴顿将军指挥的美国第七集团军在意大利的

       西西里岛大举登陆。接到这个消息后,希特勒坐立不安,他决定放弃苏德战场的会战,将军

       队撤出以保存实力,为防御做准备。

       德军南线指挥官曼施泰因对希特勒的决定大为不满,他认为如果坚持到底,德军将有可

       能包围苏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主力,并最终占领战略要地普罗霍洛夫卡。然而,刚愎自用的

       希特勒并没有采用曼施泰因的建议,而是将SS装甲军等主力部队调离了普罗霍洛夫卡地

       区。7月17日至18日,这些部队正式撤出了战场。此后,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被调

       往意大利。

       德军撤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失去了战斗力,而是由于希特勒丧失了继续同苏联红军作战

       的勇气和信心。随着希特勒这一决定的做出,德军在东线战场上最后一次争取战略主动的机

       会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好了,今天关于“坦克大战”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坦克大战”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